1. 返回列表
      13 11月

      全球企業人才的智慧生長——第十二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深圳論壇專題演講

      【引言】:11月6~7日,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人才第一會”——第十二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行。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應邀出席了開幕式,并在主題為“國際智力推動中國城市發展”的論壇上,發表了題為“全球企業人才的智慧生長”的重要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非常榮幸能夠在這里與大家共同探討“全球企業人才的智慧生長”這一宏大的主題。國家的競爭靠實力,實力的競爭靠企業,企業的競爭靠產品,產品的競爭靠品牌,品牌的競爭靠人才,所以,歸根結底,一切競爭都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的“企”字上面是一個“人”下面是一個“止”字,企業始于人也止于人。“社會”是人與人的關系,“商業”是人與資本的游戲,現代社會的一切成果都離不開人的創造,特別是卓越人才的巨大貢獻,成為了推動社會發展的源動力。
        深圳這座美麗的城市也是因為改革開放以來匯聚了無數的優秀人才,成就了智慧生長,創造了人間奇跡。什么是智慧生長?智慧是兩個詞,智是知道如何成就自己,慧是知道如何成就別人;智是知道如何前進,慧是知道如何后退;智是知道如何拿得起,慧是知道如何放得下。智慧就是對宇宙間萬事萬物客觀規律的正確把握,這就是智慧生長。1978年,深圳的GDP只有1個多億元,去年,深圳市GDP達到1.29萬億元,34年智 慧生長1萬多倍,發展速度冠絕群倫,令全球所有城市望其項背。
        同樣,我們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從1978年到現在,34年以來我們國家也實現了偉大的智慧生長。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匯聚了全中國最精英的人才,才能領導中國走向大國崛起。在今年7月6日的“2013成都財富全球論壇”中途的茶歇時間,很多外籍的客商就在議論共產黨。當時我作了一個簡短的發言,告訴了他們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實現了什么樣的智慧生長。
        中國共產黨從1919年成立到現在三個階段干了三件“大事”:1919年到1949年,全世界都在“群毆”中國,那是一個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時代,中國的經濟情況非常糟糕,那是一個國破民窮的時代。在1919年到1949年的三十年間,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結束了中國“挨打”的局面;1949年到1979年的三十年間,我們小時候生活都很艱苦,那時候人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共產黨讓全中國人民吃飽肚子,又解決了人民“挨餓”的問題;1979年到2009年三十年間,全世界都在罵中國,以美國經濟學家,政治學家為代表的說,經過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共產黨能夠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走到今天,目前中國的經濟總量全球第二,外匯儲備全球第一,工業制造全球第一,進出口全球第一。全世界有2萬多個政黨,有哪一個政黨能夠像共產黨這樣用90年的時間,帶領一個國家從崩潰的邊緣,走上一條強國富民的道路。這三十年間共產黨解決了中國“挨罵”的局面。共產黨就是一顆大樹,樹根是好的,樹干是好的,樹枝是好的,樹葉上有幾條毛毛蟲是很正常的。所以我們看問題要抓住主流,不能只看到枝枝葉葉的問題。因為我們東方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是不同的,我們拆了“故宮”也是建不了“白宮”的。我們國家在江總書記的時代涌現出了許多百億的民營企業,在胡總書記這個時代涌現出了許多千億的民營企業,我相信在習主席的時代,一定會涌現出許多萬億的民營企業。
        縱觀世界經濟格局,全球經濟重心轉移的過程,就是人才遷徙的過程,而人才遷徙的過程,決定了全球經濟重心的轉移。
        14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在文藝復興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的開拓引領下,意大利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出現了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斯等一批大型商業城市,經濟極度繁榮。
        15世紀,哥倫布帶著對世界盡頭的好奇與開創新世界的豪情壯志,拉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西班牙成為了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16世紀,科學開始萌芽,歐洲傳統教會受到沖擊。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涌現出了莎士比亞、弗朗西斯•培根這樣的著名人物。由于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英明統治,出現了一個經濟政治發展的“黃金時代”。
        17世紀,被譽為“太陽王”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建立起歐洲大陸最強大的絕對王權,并籍此將法國的經濟、文化、軍事力量都帶到了歷史上的第一個高峰。雖然路易十四一直為人詬病,他是一個沉迷于奢侈品的國王,但是今天法國幾乎所有奢侈品品牌都源于那個時代。從商業的角度來考慮,這也是路易十四對法國的巨大貢獻。這一時期還涌現出大批著名人物,如:笛卡爾、莫里哀等,巴黎成為當時歐洲最繁華的中心城市。
        18世紀,瓦特發明蒸汽機,英國憑借“工業革命”逐漸累積經濟和科技實力,建立“日不落帝國”。
        19世紀,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教育、科技的德意志帝國培養了大量各類精英人才,特別是偉大的政治家俾斯麥、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等以偉大的智慧帶領德國用30多年的時間超過英國,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20世紀,一戰、二戰后,大量人才流入美國,為美國的經濟和科技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一百年間,美國涌現出大批開創時代的人物,在商業方面有:洛克菲勒、福特、喬治•伊斯曼這樣的商業巨人;在科學方面有:愛因斯坦、詹姆士•沃森、霍金;在文學方面有:馬克•吐溫、海明威等,以及比爾蓋茨、喬布斯等。正是因為這些各行各業的巨星,構建了美國的經濟社會基礎,讓美國成為“超級大國”。
        我們相信,21世紀,一定是西方讓位于東方,東方取代西方的世紀!
        20年前中國沒有一家世界500強企業,今年中國有95家企業上榜,其中有5家民營企業,有兩家在深圳,一家是人人皆知的華為,還有一家就是被媒體稱為“藏在深圳人未識”的正威集團。為什么說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美國企業由1997年的197家減少到今年的132家;在1993年日本有世界500強企業149家,而到了今年只剩下59家。國家擁有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體現了這個國家的國力,美國擁有132家,經濟總量排第一,中國上榜企業數量排第二,經濟總量也是第二,日本第三,德國第四,上榜企業數量的排名與國力排名是吻合的。
        中國如果繼續保持這樣強勁的發展勢頭,將在2015年趕上或者超過美國。未來,在國家發展的角逐中,誰能勝出就要看誰擁有更多卓越企業,也就是看誰有更多優秀人才。
        中國經濟經歷了30年兩位數高速增長后,目前正處于調整期和闖關期,社會已經由生存型階段轉變為發展型階段,帶來了需求結構的戰略性升級,由于消費結構的改變,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的人口優勢、成本優勢、市場優勢、土地優勢,已經不再成為優勢。三十年高成長形成的浮力和慣性再也不能依賴。未來,將是一個人才致勝的時代,中國必須建立引領世界的人才優勢。我常常說:你能看得見多遠的歷史,就能看得見多遠的未來;你能想象到什么樣的未來,決定著你擁有什么樣的未來。如果你想擁有未來,就要和代表未來的人站在一起。如果你想成為巨人,就要創造和巨人站在一起的機會。
        中國也正在面臨一個嚴峻的現實,就是我們吸引人才的力度還很不夠。在去年的人才論壇上,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王輝耀主任也曾指出:全國拿到外國專家就業證的共有60萬,廣東最多,有20萬。但美國一年就批出40萬人才移民的綠卡和9萬張人才工作簽證。中國的國際人口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里面還不到0.5%。因此,我們必須大力引進高端人才!
        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的發展有三個要素,就是:市場、人才、資金。這三大要素決定著經濟景氣。比如:中國有市場,印度有市場、非洲也有市場,從理論上講都會成功;第二個條件是人才,中國有人才,印度有人才,然而非洲人才稀缺,將會被淘汰出局;在第三個層面來看,中國有大量的資金,印度、非洲缺少資金。所以這三個區域的經濟發展趨勢就很明朗了??梢灶A見,未來的中國必將出現大量富可敵國的企業,成為讓世人仰望的巨大經濟體。未來中國經濟增長還將繼續保持一個長長的坡,厚厚的雪,長長的坡就是不斷上升的綜合國力,厚厚的雪就是不斷增長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這個長長的坡和厚厚的雪還將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延續。我們國家最強大的時候國土面積有3000萬平方公里,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歷史時期,我們的國土面積不斷縮小。我們怎么樣才能讓國土面積再重新回到當年的3000萬平方公里?靠軍事的力量是不可能的,靠經濟的力量,靠經濟版圖的擴張,才能恢復往日的榮光。如果時間無限向未來推移,影響世界的將是公司,而不是國家??v觀世界經濟全局,世界正在融合為一個巨大的經濟體,正在邁向一個巨大的經濟體。目前世界100大經濟體中,51家是公司,49個是國家。美國國家國情研究所今年發布了兩個報告,未來100年,人類社會的兩個大轉移,經濟的中心向南移、向東移,財富的中心將會向南移、向東移。政府的權力會移向企業。
        很多人問,正威是怎樣用20年時間成為世界500強?成為世界500強的關鍵之處就是正威擁有龐大的全球化的人才體系?,F代企業的競爭已從最初的供應鏈的競爭、客戶鏈的競爭,升級到產業鏈的競爭、價值鏈的競爭,并最終升級到產業生態鏈的全方面競爭。什么是生態鏈的競爭,也就是說,企業能制定全球價格的規則,價值的規則,影響行業的生態。
        企業做好做成功,只要求老板很厲害;企業做得優秀,要求中層管理者都很優秀;企業要做到卓越與偉大,要求企業每一個員工都非常優秀。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通過團隊合作才有贏的機會。一“木”是“木”,兩“木”成“林”,三“木”成“森”,一片森林可以改變氣候;一“人”成“人”,兩“人”成“從”,三“人”成“眾”,眾志成城可以改變世界。企業的競爭已經不是單打獨斗的時代,是團體賽的時代,我們現在的招聘理念已經不是過去的招單個員工,而是招整個優秀的團隊。一朵鮮花打扮不了春天,只有百花齊放才能春色滿園。我們在新加坡建立的兩個團隊迅速成長為集團的業務發展的骨干力量。我們放手讓這些團隊到廣闊的國際舞臺去歷練,因為家園里練不出千里馬,花園里栽不出萬年松,在廣闊的天地間才能成就大事業!
        一個大學的有名,不是因為大樓而有名,是因為大師而有名,一個城市的有名,同樣不是因為大樓而有名,而是因為名牌而有名。一個企業的成功,不是因為有高樓,而是因為企業的產品,因為企業的品牌,因為企業的戰略和商業模式才能成功。什么樣的人才是關鍵人才?我和大家分享一個心得。每天工作3個小時,且只思考這3個小時怎么做好的是鐘點工;每天工作13個小時,工作之余就不思考不學習的人是拿日薪的工人;每月工作30天,那就是工薪階層,眼光看到3到5年以后商業發展趨勢的是企業家;能看到30到50年以后的回報是教育家,能夠洞察300到500年歷史機遇的是偉人,對人類社會的貢獻能夠跨越千年的是圣人,比如孔子、孟子、老子等等。
        我們常常講:舉一反一是人手,舉一反三是人才,舉一反九才是人物?!洞髮W》有一段經典名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誠意正其心。這是一個過程,人才的歷練必須經歷一個過程。
        學歷和經歷代表過去,財力和權力代表現在,學習力和創造力代表未來。所以,我們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不在于我們擁有多少資產、擁有多少技術,在于我們整個團隊集體的綜合的學習能力,因為學習是解決任何問題的唯一方法。
        我常常和集團員工說:學歷重要,比學歷重要的是經歷,經歷重要,比經歷重要的是能力,能力重要,比能力重要的是脈力(脈力就是人脈關系),脈力重要,比脈力重要的是思力(就是思維的力量),思力重要,比思力更重要的是品力。學歷是紙牌,經歷豐富也只能拿到銅牌,能力再強也只能拿到銀牌,脈力可以拿到金牌,思力是王牌,品力是天牌。人這一輩子很短暫,0歲炫妙登場,10歲健康成長,20歲為情彷徨,30歲基本定向,40拼命打搶,50歲總結人生回頭望一望,60歲退休了告老還鄉,70歲回家搓搓麻將,80歲曬曬太陽,90歲躺在床上,100歲掛在墻上。人這一輩子就這么過去了。
        這個世界有才華的人很多,有才能的人很少,富有的人很多,富貴的人很少,有知識的人很多,有智慧的人很少。偉大的思想家荀子曾說: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在企業里面也普遍存在這四種人,身為一個領導者就必須敬其寶、愛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企業成長自然有它自身的規律,正威成為世界500強企業,我們總結了一個簡單的規律。
        如果企業只能做一件事,就是把企業文化做好;如果要做兩件事,就把人管好,把物管好。如果要做三件事,就要抓住企業的現金流、利潤率、成長性。如果要做四件事,就要抓好投資控股、融資變現,規模經營,專業分工。在中國做企業尤其要懂得智慧生長,要用好五種人:要請高人指點、貴人相助、本人努力、親人監理、小人監督。“親人”不是指家里人,而是流淌著企業文化血液的人。
        正威長期奉行一種“隱忍”文化:“隱”是你看得到別人,別人看不到你;“忍”是心字頭上一把刀。我們不做鮮花,鮮花只有15天的保鮮期,我們要做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歲一枯榮,永遠都在!從古至今,都可以看到:只見火光燒潤屋,不聞風浪覆虛舟。物樸乃存,器工乃損。只有隱忍的文化才可以讓企業智慧生長。
        企業成長還須培養三種人才:首先,我們要培養能夠創造引領世界的偉大商業思想和商業模式的人才。人類社會前進到21世紀的今天,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今天已不是一個工業經濟的時代,而是一個商業經濟、服務經濟的時代。工業經濟時代強調的是供應的經濟,服務經濟時代強調的是需求的經濟;工業經濟時代強調的價格的經濟,服務經濟時代強調的是價值的經濟,這是人類歷史前進到21世紀進程的一個巨大的商業革命。今天不能再用一種工業經濟的思維去實施全球化的戰略,因為今天不是一個產品稀缺的時代,不是一個品質成本的時代,不是一個制造技術的時代,不是一個資金資源的時代,這是一個比拼商業理念、服務理念、商業模式的時代。今天是大數據的時代,是云計算的時代,是物聯網的時代,是智慧城的時代。要求我們培養具有前瞻性的能夠創造引領世界商業思想和商業模式的人才。今天這個時代的特征是“爆炸式的顛覆”。十五年前,摩托羅拉全球第一;五年前,諾基亞全球第一;三年前,蘋果全球第一;目前,三星已取代蘋果成為全球第一?,F在是一個“恒星加速隕落,流星分外擁擠”的時代。很多百年老店在新的商業思想和商業模式的沖擊下已經沒落,這就是恒星加速隕落,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是2.7年,可見流星分外擁擠。
        第二,我們要培養具備創新能力和糾錯能力的人才。創新能力很多企業都有,但是很多企業沒有糾錯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和德國是戰敗國。德國的總理曾在華沙下跪表示懺悔,德國跪下去一個總理,站起來一個民族。全世界人民都原諒了德國。而日本這個國家,二戰以后沒有糾錯能力,這個國家首相到今天還在參拜靖國神社,跪下去無數首腦,讓一個國家失去了頭腦。糾錯能力往往比創新能力更重要。
      第三,我們要培養為社會貢獻“全新產品”和“全新服務”的人才。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會通過自身無與倫比的魅力,用自己的特殊情感語言,去呼喚他的客戶。我們的營收額中沒有一分錢應收賬款,我們稱之為“正威排隊經濟”。
      正威集團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實施國際化人才、國際化市場、國際化管理,為每位員工創造極其廣闊的發展空間。正威崇尚八分人才,九分使用,十分待遇。我們的人才理念是:經營人生,讓每一寸光陰都產生價值。我們鼓勵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知行合一,成就夢想。
        最后,我引用《道德經》第一章來結束我的演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所謂人世間的“道”是玄妙又深遠的,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途徑。
        今天早上,王榮書記和許勤市長參加了大會開幕,與我們企業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我相信,在深圳市委市政府領導高瞻遠矚的戰略思想指引下,在務實創新的戰術舉措的實施下,深圳市強大的人才隊伍,必將把深圳建設成為我們克強總理倡導的美麗中國最美麗的窗口,深圳必將成為習主席提出的偉大中國夢的點睛之筆!
       

      謝謝大家!
       

      欧美老妇人XXXX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