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返回列表
      10 10月

      轉型升級與綠色發展高層論壇演講稿

      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一個企業家的若干思考

                               王文銀

      (2010年8月7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企業家朋友們:

        大家好!非常榮幸能夠在這里與大家共同探討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與綠色發展的問題。在這里,我借用了溫家寶總理的一句話:“我們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這也是今年的一個高考題目,如果換一個角度,這個考題將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更是對我們企業家的一場“大考”和“長考”。

      歷史和現實交集下的設問
        有一種責任,叫信托責任。所謂信托責任,就是面對從祖先流傳到我們手上的土地、山川和草原都具有廣義上的信用托管的責任。盡管他們可能在所有權或使用權上已經歸我們所有,但這種所有權和使用權不是無限的,只是一種信托責任。我們還要將這片土地上以及土地上的一切流傳給我們的下一代。

        我來自深圳,再過不到20天,深圳經濟特區將舉行成立30周年慶典。作為改革開放的先鋒城市,深圳早在2005年就遭遇了人口、資源、環境承載力等“四個難以為繼”的問題,由此提出了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艱難轉型。

        當然,我們不是歷史虛無論者?,F實困難的形成有其歷史的必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們創造了長達20多年的“中國制造”奇跡,使中國超越德國成為世界出口第一大國,我們中國的一代企業家為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我們的艱辛與困苦,我們自己最清楚。

        說到這兒讓我想起了剛剛落幕的南非“世界杯”。在今年觀看世界杯時,除了C羅、梅西、卡卡、馬拉多納等一眾明星,最讓球迷為之銷魂的恐怕是從頭至尾響徹全球的喇叭聲——“嗚嗚祖啦”。據說,這種叫做“嗚嗚祖拉”的喇叭最高音量可達127分貝,全場齊鳴甚至比噴氣式飛機起降時的音量還要高,它在世界杯上銷售了100萬只,而這種喇叭90%產自中國。對于習慣性缺席世界杯的中國人來說,“嗚嗚祖啦”無奈地成為了國人世界杯期間聊以自慰的驕傲。

        然而,一旦仔細算算嗚嗚祖拉的經濟賬,恐怕連聊以自慰的驕傲都會蕩然無存,“嗚嗚祖啦”吹給國人的更多的痛和反思??钍礁鳟惖?ldquo;嗚嗚祖啦”出廠價一般是在0.6元到2.5元,而在南非可以賣到20蘭特(約合17.7元人民幣)到60蘭特(約合53.1人民幣)不等,中國加工企業獲取的利潤不到5%,如果再考慮到環境成本等諸多因素,“嗚嗚祖啦”是名副其實的賠本賺吆喝。

        在絕大部分OEM貼牌生產中,外國人拿走了利潤的92%,中國人最多拿到8%。在美國紐約54大街銷售的"BOSS"名牌襯衫,價值120美元,渠道商分得利潤的60%,品牌商占到30%,而中國的制造商只得了區區10%,現在我們的企業還在為搶奪份額不惜報出總價值8%的低價。

        一項統計表明,在美國市場上50美元以下的日用消費品中,約80%是“中國制造”,但是生產這些產品的大多數企業仍處于國際產業鏈中的最低端,只賺取著一點加工費,同時卻將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都留在了中國。

      迎接“綠色發展”時代
        哥本哈根全球環境大會之后,低碳已經成為全球的共識。綠色主義已成為發達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西方的政治家和大企業家們現在都已經充分地認識到,他們未來的競爭優勢所在就是這場即將到來的綠色革命。他們在傳統產業領域里已經沒有競爭力可言,傳統產業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轉移給了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但是,他們將希望寄托于一個新興的、綠色的低碳。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發優勢、更高的環保意識和環保標準,催谷出一個綠色環保產業。“綠色發展”,將成為繼“和平與發展”這一世界主題中最為重要的主題。 

        繁榮的“中國制造”景象背后還掩蓋了一個更加嚴峻的事實,那就是污染的污染以及資源的浪費。最近,美國公布中國進口石油量已經超過美國,而中國進行了反駁。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GDP只有美國的大約四分之一不到,資源消耗卻僅次于美國,中國消耗的資源,比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加起來的總和還大。

        因此,如果說5年前、10年前甚至更早以前,中國主張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一種政策導向,那么,現在中國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已經成為一種迫切的現實要求。在某種意義上,中國后工業化時代的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要求中國探索一種與工業化時代完全不同的新經濟發展方式,這就決定了當下中國必須進行產業轉型與升級,而且是在充分考慮中國經濟中長期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轉型與升級。

      轉型升級與綠色發展“同聲共氣”

        這種政策要求,既有碳減排全球共同行動的外部壓力,又有自身后工業化時代來臨的內部壓力。向進口產品征收碳稅,將成為各國的慣例。中國產品進入各國市場的門檻將會不斷提高。因此,我個人認為中國的產業升級與轉型必須與綠色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一定要符合“低碳經濟”、“零能源建筑”、“消費主導”的基本內涵。

        具體地講,“低碳經濟”就是追求更高經濟增長質量的經濟增長模式,其核心是能源技術(尤其是新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經濟”的本質是敦促現代人改變容易造成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推動人類文明逐步邁向生態文明。

        中國目前的經濟模式和消費方式是一種“高碳經濟”,中國的能源消耗居世界第二并已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有統計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受市場需求拉動,中國高耗能行業主要產品產量年均增長在10%以上,能源消費量占全社會能耗總量的比重在55%以上。單位GDP能耗成倍高于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這種經濟增長方式不可持續,中國必須大力發展“低碳經濟”。

        中國既是制造業大國,也是二氧化碳總量排放大國,由于自主創新能力弱、產業結構不合理、產能落后而能耗卻高,以致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相當嚴重。因此,將經濟發展納入生態系統,走綠色發展道路,是我們企業家義不容辭的責任。而要實現集約、高效、無廢、無害、無污染的綠色發展,關鍵在于改造傳統制造業、淘汰落后產能、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所以我們要從戰略的高度認識資源節約、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從產品設計、生產、營銷各環節入手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同時要積極開發和運用綠色技術,致力打造綠色產品生產鏈,將節能減排與產品結構調整相結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作為我們正威國際集團,在實現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方面,進行了較大的投入和不斷地探索。如2008年,正威集團在安徽銅陵投資30億元,建成了年產30萬噸精密銅桿的全威(銅陵)銅業科技有限公司,該項目引進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德國西馬克生產設備,產能亞洲第一、世界第二。之所以要引進如此高產能的先進設備,就是希望能拋磚引玉,為中國制造業產業升級和綠色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今年5月,我們又與德國尼霍夫公司簽訂了年產50萬噸精密銅桿生產線,該項目在業界規模世界最大、產能第一。

        在小的方面,我們也作了不少嘗試。如引進“深港創新圈”清潔生產示范項目——空氣能高效熱泵(熱泵熱水系統),替代7.5KW大功率電加熱器,每年節電31萬度,保證全體員工24小時都能洗上熱水澡。目前,正籌劃上馬新能源項目——溫和液化法制取潔凈煤基燃料油。該項目采用物理和化學結合的方法,將煤轉化為以燃料油為主的多種液體產品,具有綠色項目特征,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強酸強堿,無污染排放,具有良好的環境效應;有效降低國家能源對外依存度,積極幫助國家解決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安全。我們愿意與更多有責任的企業家一起,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事業做出貢獻。

        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多樣的物種,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來(Many Species. One Planet. One Future)”。這是給全人類提出的共同要求。作為一名企業家,對我們的地球、對我們的環境要承擔自己的信托及道義責任。做企業,并非一味地追求產值和效益,更應該體現對社會的責任以及對自然、對人類的貢獻。我們不僅創造產品,也應創造快樂,創造健康。我們做企業的境界就是企業禪道,也就是:和美、創意、恒久。我們要用自身的努力來實現集約、高效、無廢、無害、無污染的綠色發展,同時積極開發和運用綠色技術,致力打造綠色產品生產鏈,造福社會和自然。

        為此,我們正威國際集團將做出不懈地努力!

        謝謝大家!

       

       

      欧美老妇人XXXX一区二区三区